推广 热搜: 作文  学习方法  小学  方法  语文  中考  励志  初中学习方法  高考  高中学习方法 

二年级语文《回声》教材

   日期:2021-02-05     来源:www.zhixueshuo.com    作者:智学网    浏览:371    评论:0    
核心提示:教材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拓展教学活动,依据课程标准,教学大纲和教科书需要及学生的实质状况,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,对教学内容

教材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拓展教学活动,依据课程标准,教学大纲和教科书需要及学生的实质状况,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,对教学内容、教学步骤、教学办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。以下是智学网收拾的二年级语文《回声》教材有关资料,期望帮到您。

二年级语文《回声》教材

  课前透视

  这篇科学童话借小青蛙遇见的“问题”和青蛙母亲的解说向同学展示了一个日常容易见到的物理现象——回声。课文语言浅显,情节生动,引人入胜,内容充溢童真童趣,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。教学中应从文章内容和同学实质动身,通过多形式的朗读,理解课文内容,提升阅读能力,激起同学探索科学奥妙的兴趣。

  大部分同学对回声的认知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,甚至有些同学根本没这方面的经验。因此,在课前教师应鼓励同学到大自然中去领会,丰富同学的感知。教学中应引导同学充沛阅读课文,联系生活经验,运用图片或多媒体等方法,揭开回声的奥妙。

  教学目的

  1、认识6个生字。会写8个字。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汇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。

  2、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读出欢快、奇怪、亲切的语气。

  3、读懂课文,初步知道回声形成是什么原因,激起探索科学的兴趣。

  4、感受语言的美,领会文中展示的奥妙,展开想象,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。

  教学重点

  读懂课文,初步知道回声的成因。

  信息资料

  1、生字词汇卡片、图片或课件。

  2、课前引导同学去日常体验回声。

  教学时数两课时

  1、课时

  切入举偶

  1、谈话揭题:小时侯,老师非常喜欢钻到空房屋里或是到空旷的山谷中,拉长嗓音不停地大叫:“你是哪个?哪个在学我说话?”然后总能听到让人兴奋而又好奇的回答。课前我也让大伙在日常去探寻这个感觉,你谈谈自己的领会吧!(同学谈感受)(板题:回声)

  (联系课前实质,拉近课文内容与同学的距离,激起同学表达愿望,自然引入课文学习。)

  2、揭题激趣:(板书:声)你们看这是什么字?平常你们听过哪种声音?今天大家要来学习一篇课文《回声》,看到课题同学们想了解什么?(同学质疑。)好,下面大家就携带这部分问题自己读课文。

  (因题质疑,培养了同学分析、提问的能力。同时知道了同学的认知基础和学习动机和问题取向,有益于设计教学活动,促进教学活动的高效率。)

  对话平台

  自读

  引导同学明确学习任务,自读课文。分析:读了课文你知晓了什么?注意读准每个生字的字音,划出带有生字的新词以和不懂的词句。记下自己不知道的问题。

  (培养自读能力,整体感知课文。)

  识字

  1、字卡出示“我会认”中的生字:“呱哩圈纹碰返”。

  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同学把识字与读文联系起来,强调重点字音。如:呱:读什么?“呱呱呱”是哪个的叫声?课文里的小青蛙是如何叫的?(指名读句子、教导朗读);圈、纹:课文中“圈”和“纹”可以组成词汇——一圈圈波纹。(出示)看看课文的插图,找找一圈圈波纹是什么样的?(指名)你能否依据课文内容用这个词汇一句话?(出示课文插图。一圈圈波纹碰到河岸又返回来。)

  (结合语言环境,进行识字活动,预防了形式枯燥,做到了识用结合,提升了识字效率,练习了同学语言。)

  2、组内识字巩固。组织组间的识字竞赛。

  写字

  1、出示我会写中的8个字,组织同学观察,分类学习书写。

  2、要写的字中有三个左右结构的字,看看哪些字左窄右宽,哪些字左宽右窄?指名说(洞、纹是前者,影是后者。)范写。生描红,临写。同桌评一评。

  3、观察。两个大口框的字——圆,围。大口框和口字的写法不一样(口字的左右竖和右侧的折向里收,大口框不向里收。)范写。生写。

  4、范写“倒、游”提醒各局部应该写的瘦长,紧凑一些。提醒写字姿势。

  (引导同学进行观察,抓住汉字的书写规律和特征,丰富识字写字经验,提升书写能力。)

  朗读

  1、分组自由朗读课文,互相评议,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,帮助念书有困难的同学一块进步。

  2、指读。喜欢读哪段就读哪一段,师生一块评议。

  感悟

  1、组织同学通过读文,回答自己课前的问题或是在念书中弄懂的问题。回答,读相应的课文。

  2、启发分析:小青蛙听到了什么声音?把有关句子画下来。想一想,这部分声音是小青蛙在什么地方听到?母亲是如何回答小青蛙提出的问题的?把有关的句子画来。仔细读一读。

二年级语文《回声》教材

  《回声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小学二年级上册第31课。这篇科学童话向学生展示了一个物理现象—回声,本文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,也增加了学生对大自然现象探索的吸引力,激起了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。

  1、学生剖析。

  本课是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,涉及到的是自然当中一种一般物理现象,但大部分学生对回声常识知道的不够多,多数学生不知晓“回声”是咋回事,因此,课前鼓励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探寻、去领会,学生可结合容易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表达自己对回声的认识。还可借用图片多媒体等方法让学生知道回声是咋回事。

  2、教学目的。

  1、认识6个汉字,会写8个生字。

  2、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要读出奇怪、欢快、亲切的语气。

  3、可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,初步知道回声形成是什么原因,激起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。

  4、通过朗读课文感受祖国语言的美,领会文中展示的奥秘,展开想象,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。

  3、教学重点。

  读懂课文和词句练习。

  4、设计思路。

  1、本次教学通过创设肯定的情境,使用边读边悟组合式教学。在教学中,多方位、多角度组织、引导、点拨、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,交流。培养学生革新能力,在小组讨论中掌握语言合作。

  2、课前布置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探寻、去领会回声,课堂上大伙交流,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,训练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。

  5、课前筹备。

  1、教师筹备:采集有关回声的录像带;设计识字的有关课件,创设肯定的情境;领会美感的伴奏带;设计引导性问题。

  2、教学筹备:采集有关回声的资料;预习课文;自己尝试学习生字;查阅有关资料,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汇。

  6、教学过程。

  (一)创设情境,导入新课。

  1、同学们,自然界里有许很多多美妙的声音,你们想听一听吗?(生:想)

  2、今天大家就来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──《回声》(板书课题)。

  3、小朋友回声是什么声音?在哪能听到回声呢?读了课文后你就能知晓了。

  (二)创设愉悦空间,激起学生学习兴趣。

  1、初读课文认字。

  (1)学生自读课文,自己解决不认识的字。

  (2)检查认读状况。

  (3)放伴奏带老师范读课文,学生仔细倾听,熟知课文,巩固生字。

  2、看动画,进一步熟知课文,然后自由读课文,指名读,开火车读。随时纠正错字。

  (三)通过几种朗读方法,让学生感知文中所描述的小青蛙思想感情的变化。

  1、小青蛙听到了哪些声音?这部分声音是小青蛙在哪听到的,母亲是如何回答小青蛙提出的问题的?

  2、学生携带问题默读,把有关的句子划下来。

  3、学生就以上问题分组讨论。

  4、学生汇报(甄选四五段)。

  (1)学生互相说一说对回声的理解。

  (2)实验演示,突破难题。

  ①观察水的变化。

  ②讲述水的变化。

  ③朗读课文4、段,并教导学生将文中的词汇和老师实验时所用的物品,所做的动作的词汇,加以比较:“捡—拿扔—投河岸—盆壁。”

  ④结合词汇比较,记认“捡、扔、河、岸、碰”等字,并进行字义理解。

  (3)通过小组内交流,并依据学生喜新求变、活泼好动的天性与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,把实践的主动权交给学生,合作动手做实验,激起兴趣,调动思维、让其在生动、活泼的课堂形式中自然地达到“以做促读”的目的。

  ①教导朗读青蛙母亲的话,青蛙母亲是在解答小孩的疑问,它的话应该要读出耐心、亲切的语气,步伐要慢,自由练读──指名读──范读或领读──再比较读──齐读──回读。

  ②小青蛙听了母亲的话,恍然大悟,它特别高兴,要读出欢快的语气,步伐稍慢。自由练读──指名读──范读或领读──再比较读──齐读──回读。

  5、以读为主,通过各种朗读,教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文,理解课文内容,在多读中悟情。(分角*感情朗读,有条件的可以教导自编自演课本剧。)

  6、教导写字。

  7、实践活动。

  (1)回家后用脸盆做一个实验,观察水波碰到盆壁又荡回来的样子。

  (2)到山谷或空矿的房屋内喊两声,听听我们的回声。

  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同学们充分体验回声是咋回事,并感受大自然的赐予的美妙的声音。

  (四)概括全文,回味赏析。

二年级语文《回声》教材

  教学目的:

  ★认识6个生字,会写8个字。

  ★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读出欢乐、奇怪、亲切的语气。

  ★初步知道回声形成是什么原因。激起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。

  ★初步感知课文按事情进步的顺序记叙的写法。

  教学重点:

  理解课文内容,激起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。

  教学难题:

  初步知道回声形成是什么原因。

  教学课时:

  两课时

  教学过程:

  

  1、解题、导入新课。

  同学们,你们知晓什么叫回声吗?你在什么地方听过?

  2、识字写字。

  1、自由读课文:借用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。

  2、小组按自然段读、指名读课文。

  3、学生自主识字、小组交流识字办法。

  4、班上汇报。

  5、写字教导。

  (1)学生观察。

  (2)教师示范:“纹、影、倒、游”四个字。

  3、初读课文,初步感知课文内容。

  1、自由读课文。

  2、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:知道每一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。

  3、学生质疑。

  

  1、复习导入

  指名读课文,做到正确、流利。

  2、朗读感悟。

  1、默读考虑:小青蛙听到了哪些声音?画出有关的句子。想一想,这部分声音是在什么地方听到的?母亲是如何说的画出有关的句子。

  2、把你画出的句子在小组里读一读。

  3、课件演示回声的成因。在读读母亲说的话。

  4、自由读、指名读教师范读:理解回声的成因。

  3、实践活动。

  回家后做实验或到郊外听回声。

 
标签: 小学二年级
 
更多>智慧教育相关文章
考试报名
推荐图文
推荐智慧教育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
学知猫-成人高考,自学考试,会计职称,中小学教育培训